宋应星评传40万字TXT免费下载_免费全文下载_潘吉星

时间:2023-07-27 03:01 /恐怖小说 / 编辑:Alan
主人公叫天工开物,应昇,南昌的小说是《宋应星评传》,是作者潘吉星所编写的历史、历史军事、未来世界类型的小说,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文笔极佳,实力推荐。小说精彩段落试读:万时华的老师述曰敬赞曰:“吾友万茂先,挟济时之才,踞

宋应星评传

作品长度:中长篇

阅读指数:10分

连载状态: 已全本

《宋应星评传》在线阅读

《宋应星评传》精彩章节

万时华的老师曰敬赞曰:“吾友万茂先,挟济时之才,八上书而不见收(八次乡试而不中举人),行者恻焉。情境相迫,愤萌生,郁积既久,勃发千岁。?抒幽思于璋词,引一机为万绪,漓莫挚,无所偎傍,而自成一家。?尝谓古诗在今,七言未亡,亡五言耳。能存五言古者,落落乾坤仅一万茂先。”①当时华于扬州病危时,幸得友人黎遂多方照料,卒又为之发丧,持棺自扬州经途奔波护至南昌。黎遂(1602—1946)字美周,番禹(今广州)人,崇祯举人,工诗、古文,善山画,是万时华的知己。

时遂旅次扬州,以其诗才倒当地名士而闻名。明亡,遂赴唐王幕下,起兵抗清,提督广东,率兵援刘同升于江西赣州。1646 年壮烈牺牲。则遂亦为义武兼备之义士②。他与时华同为诗人,但互相敬重,而不相,特别同情时华的不幸遭遇,尝叹曰:“予所闻某某诵时华艺,举士,出为江西守令、司理(推官),若御史、中丞、督学使者,而时华尚以文侍试门下;某某诵时华艺,举士,贵为编〔修〕、检〔讨〕、给事,典试江西,而时华复不得为其门下士,闻其言无不为之陨涕。”①盖时华以雄世之才而屡试不第,与其友人应星类似,晚明考官有目无珠,可胜叹哉!吾人治史,意在谴世间之不平、鞭无识之当

万时华不但以文才著,且品行高尚,于家孝悌,于友忠信,“于古今得失,国家是非、时政利害,识始虑终,诚信勇决。议论之所及,节概之所掺持,虽贲育、庆忌(古时的勇士)不能敌也。督学使者侯峒曾称之为真儒,举而把之学宫。”②侯峒已述及,他1638 年正月从南京赴任江西提学时,其友人方以智为之相并题诗。他是个正直的官吏,亦为复社成员。我们再谈万时华,其《溉园集》有贺奉新诗人余纫兰(字猗叔)七十寿序,并去余府祝寿。这时他必会与宋应昇、应星相逢。时华还有姜曰广使朝鲜诗。

而余、姜均为应星友人及戚。《溉园集》还提到友人李匡山、刘同升等,这些人都是应异、应星兄的共同朋友。总之,宋应星在江西学界中有很广泛的社圈。

在宋应星社圈中,他有一位多年的知己密友陈弘绪(1597—1665),须着重介绍。六十年代初,当我南下调查应星事迹时,不少新资料是从弘绪①曰敬:万茂光(田居诗)序,载陈弘绪:康熙《南昌郡乘》。文徵。序三,卷7.第28—29 页(康熙二年原刻本,1663)

②吴海林、李延沛:《中国历史人物辞典》,第539 页①陈弘绪:先友祀乡贤万徵君传,《陈士业先生集。敦宿堂留书一》,第39 —40 页(锦江青云书院藏板,康熙二十六年原刻本,1687)

②同上作品中发现的。其传记见于康熙《西江志》(1680)卷69、康熙《新建县志》(1720)卷28 以及其本人与友人的记载,《明史》卷241 亦有提及。

陈弘绪字士业,江西新建人,明末江西著名学者,名宦之。陈弘绪是陈亨(1552—1628)子,亨字孟起,号蠡源,万历十年(1582)举人,十四年(1586)成土,授南京吏部郎中,移疾归。万历三十六年(1608)荐起任湖广(今湖北)武昌参政,迁山东按察使(1610),江西右布政使(1612)。转福建左布政使(从二品),改工部左侍郎、总理河事(1620)。天启二年(1620)冬,转南兵部尚书(正二品),参赞机务。时东林人杨涟(1572—1625)奏劾阉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而遭斥责。陈亨乃愤偕九卿再次抗疏:“高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令内臣(阉宦)止供扫除,不得典兵预政。陛下徒念〔魏〕忠贤微劳,举魁柄授之,恣所为,举朝忠谏皆不纳。何重视宦竖,天下士大夫至此!?”①疏人,不纳。亨遂愤而辞官归里,崇祯元年(1628)卒,年七十七,赠太子少保(从一品),谥清襄。②《明史》卷241 赞陈亨官南吏部时,“同里邓以讚、衷吉贞亦官南部,人号‘江右三清’,?亨贞亮有守,自参政至尚书,不以家累,随一苍头执爨而已。”③陈弘绪就出在这样一个正直的清官家,受其影响较。弘绪生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周夫人,荫以庠生人北京国子监。其弘纶(1600—1639)字士言,赵夫人生,亦以附生荫人国子监。弘绪“赋,少而好学,与同郡刘斯升、邓履右、徐世傅诸子友善,四方名士莫不延至其家。家集书万卷,兄友朋夜讲习其中。清襄孝廉,绪以好书好客,故家益贫,岸然不顾也。”④据陈弘绪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他昔在庐山与友人步虎溪,崇祯五年(1635)“谭友夏(名元椿

再诣江州(九江),约茂先(万时华)与予为九奇峰游。予以病未果。“①这表明他在庐山鹿洞书院从师曰敬,而与万时华、宋应昇、宋应星、绍煃、徐世博等同学。崇祯十一年(1638),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宗祥荐举陈弘绪任京师真定府晋州(今河北晋县)知州,得允。

陈弘绪虽无乡试、会试功名,但作为国子监监生及故少保、尚书之,是可以直接选官的。据陈弘绪的《晋州城守略》记载,他于1638 年八月六到任,九到城内视察,发现城守不,立即召良工修缮城池,整军备战,“他〔如〕神、万人敌、火笼箭、弓矢、刀斧、礌石、棍,以次或制或修,①张廷玉:《明史》卷241,陈亨传,第8450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

②陈弘绪: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先府君行略(1638),《陈士业先生集。石庄初集一》,第4O—52 页(锦江青云书院藏板,康熙二十六年原刻本,1687)

③《明史》。卷241,陈亨传,揭。

④杨周宪:康熙《新建县志》。隐逸列传。陈弘绪传,卷28,第5—7页(康熙十九年原刻本,1680)

①陈弘绪:西林寺大悲阁记,《陈士业先生集。鸿桷集》,卷一,第25~26 页(锦江青云书院藏板,康熙二十六年,原刻本,1687)?予革裹万人敌,乘风掷之,火盛贼不能当。“②果然十一月清兵来围城下,弘绪登城守,军民以大义,并与之共艰苦,清兵七昼夜不下,乃退,城与居民得安。弘绪自己亦称:”囊予晋州,适岁试之役甫毕,虏(清兵)遽薄城下。

予跃马提革,寝食城上者,四十余。“③晋州在京师外围,此守城之捷鼓舞了明军士气,亦使清兵受挫。明守城者如都象弘绪这样,则清兵无可奈何,大明江山可保。陈弘绪知州抗清守城之捷,除上下齐心奋战且早有战斗准备外,还有个原因是使用了威强大的爆炸火器”万人敌“。而这正是他的友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佳兵》章所介绍的。宋应星指出:”凡外郡小邑,乘城却敌,有火不者,即有空悬火而痴重难使者,则万人敌近制随宜可用,不必拘执一方也。?敌城时,燃的引信,抛掷城下,火出腾,八面旋转。

旋向内时,则城墙抵住,不伤我兵;旋向外时,则敌人马皆无幸。此为守城第一器。?守土者留心可也。“①应星叙述了万人敌的的制法并附图。我在研究了”万人敌“的构造及,认为它是一种旋转型火箭弹。②而陈弘绪用的”火笼箭“,则是集束火箭。③这两种火器都情辨灵活,适用于打击密集的敌人队伍,而以”万人敌“最为有效。看来陈弘绪1638 年出任晋州时,己随带去了刚出版的《天工开物》,乃召良工依式制造万人敌,再自试用,施之于清兵,遂大奏其功。值明军节节败退、损兵折将之际,独弘绪以寡敌众而奏捷,使朝为之一振。

崇祯十一年(1638)冬,多尔衮率清兵分路南下明,从墙子岭(今密云)人城,明京师戒严。首辅刘宇亮自请督察军情,行至保定,值总督卢象升阵亡,乃过真定府安平,闻清兵将至。刘宇亮贪生怕,不敢与清兵作战,急趋晋州躲避清兵。“知州陈弘绪闭门不纳,士民亦歃血誓不延一兵。

〔刘〕宇亮大怒,传令箭亟纳师,否则军法从事。弘绪亦传语曰:‘督师之来,以御敌也。今敌且至,奈何避之?刍粮不缴责有司,人城,不敢闻命’。宇亮乃驰疏劾之,有旨逮治。州民诣阙讼宽,愿以代者千计。弘绪得镌级(降级)调用,帝自是疑宇亮不任事,徒扰民矣。“①弘绪以一介州官守小邑,与清大军对阵尚且得胜,刘宇亮为首辅拥万军却遇敌逃避,为弘绪所不齿。他断然拒绝刘宇亮人城避敌,乃大无畏之义举,但遭诬告。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遣锦卫百户徐光耀将②陈弘绪:晋州城守略(1638),《陈士业先生集。恒山存稿》。卷一,第2O—24 页(锦江青云书院刊本,1687)

③陈弘绪:雉城童试选序,《陈士业先生集。鸿桷集》卷一,第29 页(锦江青云书院原刻本,1687)

①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万人敌》,下册,第34—35 页(明崇祯十年原刻本影印本,中华书局,1959)

②潘吉星:《天工开物校注及研究》,第521 页(成都:巴蜀书社,1989)

③潘吉星:《中国火箭技术史稿》,第68 页(科学出版社,1987)

①张廷玉:《明史》,卷253,刘宇亮传,第848O—8481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史本,1986)

陈弘绪逮捕,二月人狱。晋州百姓为之鸣不平,朝内亦哗然。三月二十一,“奉上传以保全晋州故,谕令刑部速结。”①四月,降二级调外用。抗清英雄陈弘绪竟下狱论罪、遭谪,临阵避敌的刘宇亮反保相位,天下公理何在?!

陈弘绪任晋州知州从1638 年八月至1639 年正月,共五个月。其中一个半月他是手持武器与士兵在城上寝食的。1639年出狱,他被贬任湖州府经历,十月到任。旋改南直隶庐州府城(今安徽)县令。城时有土豪恶霸濮氏,依巡按御史撑,假州县,弘绪不畏恶,与之相抗,遂忤当,崇祯十三年(1640)辞官归。十五年(1642)八月,刑部尚书郑三俊(东林人)改吏部尚书,知弘绪奇才,又蒙冤狱,乃强荐其出山。于是年起,弘绪再任南直安庐监军推官,理安庆府、庐州府军务,实际上相当兵巡。奈此时天下事已不可为,未几解甲归里。甲申(1644)京师陷,陈弘绪会翰林杨廷麟于南昌,相视恸哭。及福王立于南京,南明弘光朝言官马嘉植以弘绪为史才荐于朝,②兵部尚书兼宰辅史可法(1601—1645)

亦素知弘绪,劝出相助。此时弘绪积极与南明史可法、姜曰广、刘同升等阁臣及史可法部下副总兵官汪思诚(字纯一,1591—1645)等联络抗清大计。值权马士英、阮大钺当国,招徕逆,摧残善良,弘绪乃辞不就。此时宋应星亦荐以滁和兵巡,与弘绪一样,辞未赴任。未几,史可法、姜曰广亦遭挤逐。乙酉(1645)五月,南都陷,可法壮烈殉国。消息传至南昌,陈弘绪、刘同升、徐世傅、杨廷麟、周鼎瀚等21 人会至普贤寺哭,共伤国事。①此时弘绪为表彰南明殉国烈士,自为刘城(字伯宗,1598—1650)、汪思诚等人树传,又辑《宋逸民录》以见志。甲申秋,弘绪于南昌西山建“寒崖草堂”隐居,山中盗起,乙酉移居石庄,从事著述,并记录往事。清初顺治年间(1644—1661),江西地方官多次礼遇弘绪,劝令出山,终不可屈其志。顺治十二年(1655)弘绪只应命纂修《南昌郡乘》,始返南昌,同时与黎元宽课士子于澹台祠。十五年戊戍(1558)二人恳辞祠务。②《郡乘》卒业,康熙二年(1663)刊行,四年乙己(1665)三月五弘绪卒于南昌,享年六十有九。

陈弘绪文武双全,一生酷藏书,是江西藏书万卷大家之一,其藏书情况见所著《西阳山访藏书记》(1622)、《续藏书记》及《塞崖藏书记》(1644)。尝自称:“予束发(1616)好观书,迄今逾不且八载(年四十八,1644),殆将老矣,而嗜之甚。”③举凡经史百家书,无所不藏,甚至欧洲人利玛①陈弘绪:特恩纪跋(16339)。《陈士业先生集。恒山存稿》,卷一,第25 页(锦江青云书院刊本,1687)

②杨周宪:康熙《新建县志》。隐逸列传。陈弘绪传,卷28.第5—7页(康熙十九年原刻本,1680)

①陈弘绪:龙沙别友记(1645),《陈士业先生集。鸿桷续集》。卷1.第21—22 页(锦江青云书院藏板,1687)

②陈弘绪:《江城名迹记》,卷下,《证今一。澹台洞》(乾隆十八年本刻本,1758 年)

窦(Matthieu Ricci,1552—1610)、庞迪我(Jacques de Pantoja,1571—1618)及徐相国(光启)督修的《崇祯历书》亦托人访。徐世溥称:“余与士业游二十徐年矣。藏书数十万卷,一夕所阅,十吏兼书不能给,于典故、律令、星历、舆图、兵、农、谱牒之学,无不贯穿。”④弘绪善结名士。与弘纶及友朋夜讲习于书室,自得其乐,故家境益贫。宋应星自是弘绪书斋的常客,故得机览阅其丰富藏书。今观弘绪所著《荷锄杂志》,多载紊售、虫鱼、草木之属,足见其对科学亦有浓厚兴趣。而其《寒崖近稿》中《利议》、《屯田议》、《盐法议》、《清赋役议》。亦与应星《议》中各议观点有相同处,则弘绪与应星可谓志同到涸,互为知己。弘绪赞赏应星著述,是应星作品的最早读者和评论家。这才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志同到涸会友。

陈弘绪自游南北各地,有广泛见闻,知识渊博。友畅于古文辞,文近于宋代江西名流欧阳修(1007—1092)、曾巩(1019—1087)之间。而其诗作大类唐代文豪韩愈(768—824)之学。故同邑彭士望称:“敝乡古文辞,近称艾千子(名南英)、陈士业、徐巨源(名世溥)”。①南直桐城诗人施章(字尚,号愚山,1618—1983)

赞陈弘绪“博闻强记,于文辞,下笔辄千百言。?所与同郡万茂先时华、徐巨源世溥、图25《陈士业先生集》扉页刘士云斯升(1597—?)、万美叔曰佳、余小星正垣(1598—1633)辈凡十余人,皆知名。”②这些人亦为宋应昇、应星友人。弘绪亦如应星,著作等,有《石庄集》、《恒山存稿》、《寒夜录》、《鸿桷集》、《周易备考》、《诗经群义》、《尚书广录》、《荷锄杂志》、《峿斋诗》、《宋逸民录》、《江城名迹记》、《南昌郡乘》等,或行世,或藏于家。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由友人汇为一起,刊行《陈士业先生集》(图25),由锦江青云书院藏板,但乾隆年(1780)修《四库全书》时,将这位义士的全部著作列为应予全毁的“书”,我所见此集乃幸免于焚的稀见本。

陈弘绪有强烈的个,对友人则殷勤好客,谈笑风生;遇权则刚直不阿,横眉冷对;逢清兵则守城池,坚决抗战。他对政治特别关心,是与东③陈弘绪:寒崖藏书记(1644),《陈士业先生集。鸿桷续集》,卷2,第1—3页④徐世溥:《榆溪逸稿》。卷4.第12 页(康熙三十年原刻本,1691)

①彭士望:《彭躬庵文钞》。卷三,(清光年刊本)

②施章:故徵君晋州知州陈公墓志铭,《施愚山文集》。卷20.林类似的复社社员。崇祯五年(1632)“弘绪泛舟吴会(苏州),经秣陵(江宁),与西安刘客生、贵池吴次尾(名应箕)、桐城方密之(名以智)、安成傅玉生(名鼎臣)等群集秦淮,刑牲而盟之。”①这是出席复社在虎丘举行的第三次大会。复社由翰林院庶吉士张溥(1602—1641)发起,崇祯二年(1629)首会于尹山,次年大会于金陵(南京),明末已有2025 人。②《明史。温仁传》称其“与东林相应和”。宋应星除未参加社外,在很多方面都与老友陈弘绪有类似之处。而弘绪致应星信及其评论应星所著《谈天》、《原耗》及《椿秋戎狄解》,拟在本书其余有关章中介绍,此不赘述。

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宋应星另一友人是姜曰广(1583—1648)。③姜曰广字居之,号燕及,也是新建人,十岁丧,人库于万历四十四年乙卯(1615)

江西乡试中第,与宋应星、宋应异、绍煃等为同榜举人。这些同年学友还共同参加了次年丙辰(1616)科的北京会试,但均落榜而归。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他们第二次会试时,绍煃及姜曰广却榜上有名,曰广中二甲士。我们至今还能看到他1619 年二月十九第一场考试时的答卷,①试题内容见第三章。1619 年,授曰广为翰林院庶吉士,天启二年(1622)编修。六年(1626),翰林院编修姜曰广偕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王梦尹作为饮差大臣出使朝鲜,负抗清使命。与以往使节不同,曰广出使“不携中国一物往,不取朝鲜一钱归,朝鲜人为立怀洁之碑。〔归〕陈海外情形,有裨军国者八事,多议行。”②天启五年(1625),曰广任京师顺天府会试考试官,魏忠贤曰广为其甥、孙徇私考取,而遭拒绝。魏阉恼怒,以曰广为东林,将其削职为民。③归江西,姜曰广与万时华、徐世溥、陈弘绪等相聚,分赠自朝鲜购回的高丽纸作为礼物,④宋应异、宋应星亦与之相见,并得此纸。曰广还向应星介绍朝鲜等情况,其中部分内容已反映于《天工开物》中。大启七年(1627)八月,魏阉台熹宗,信王朱由检即位,即崇祯帝,宣布魏阉罪状,召姜广起原官,所奏多议行。崇祯元年(1628)曰广奏劾武①《明代登科录汇编》,万历己未(1619)会试录,第22 册,第11979页(台北:学生书局影印本)。

②自潢、查慎行:康熙《西江志。人物志。姜曰广传》,卷70.第9—10页(康熙十九年原刻本,1720)

③计六奇:《明季南略》(1670),卷十二上,姜曰广传,第392—3393 页(中华书局本,1984)

①陈弘绪:别刘客生序《陈士业先生集。鸿桷续集》,卷一(锦江青云云书院藏板,1687)

②谢国祯:《明清之际社运考》,第161—164 页(商务印书馆,1934)

③关于姜曰广,见《明史》(1735)卷274 本传;康熙《西江志》(1720)。卷④同②,康熙《西江志》,卷139.艺文,第36 页经略马世龙遇清兵不战,准奏,罢马世龙。崇祯三年(1630)

补曰广为讲官,复任南直隶应天府乡试主考官,旋起为詹事府右中允,任内廷文学侍读官,谏崇祯帝“勿任,勿用左右小人”。崇祯帝尝谓阁臣曰:“姜曰广在讲筵,言词切,大见不平,朕知其人。”①九年(1635)积官至吏部右侍郎(从二品)。

曰广为人忠梗,直言不讳,以国家大事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崇祯十年,乃因忠谏而获罪,迁南京太常寺卿,引疾归。十五年(1642),再荐起任南京詹事府詹事,掌翰林院印。

甲申国,南京朝臣商议拥立新君。兵部侍郎吕大器及翰林院詹事姜曰广等东林人用周镳、雷縯祚言,主立潞王,而凤阳总督马上英、勋贵刘孔昭等武人及阉宦主立福王。马士英兵权,以武要挟,使福王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

五月即位于南京,改明年为弘光元年,是为南明。组阁时,马士英指使勋贵语侵史可法,遭姜曰广斥,自是群小目摄曰广。及廷推阁臣,以曰广对福王嗣位有异议,不举,用史可法、高弘图及马上英入阁。及再推,乃改曰广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正二品)。时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扬州,姜曰广与高弘图协心辅政。马士英挟拥君功,内结勋贵、阉宦,外连诸镇刘泽清等将领,谋擅朝政,忌曰广。②因为姜曰广可称为“姜大”,谁不正轰谁,连皇帝都不怕。当马士英擅权时,只有姜曰广敢于当面骂马。马士英荐起阉逆案阮大钺,遭曰广强反对,但昏君仍准荐,逆阉阮大钺得人阁。曰广乃抗疏乞休,这位忠良阁臣在上疏中列举明亡的得失,历数先帝(崇祯帝)用人独断专行,不听朝臣忠谏,从宫中传谕任命朝臣,结果所得者尽是败类,希望弘光帝接受这些亡国训。

姜曰广在上疏中首先指责弘光帝说。崇祯时定的阉逆案为何今又翻案?这违反其数座歉即位诏之明言。接着转向崇祯帝:“先帝之善政虽多,而以坚持逆案为美。先帝之害政间有,而以频出宣为阶。”曰广于是历数崇祯帝内传的阁臣、勋臣、大将、言官的脸:“而所得阁臣,则贪巧猾之周延儒也,逢君殃民,好险刻毒之温仁、杨嗣昌也,偷生从贼之魏藻德也。所得部臣,则尹蟹贪狡之王永光、陈新甲也。所得勋臣,则阻南迁、尽撤守御狂稚之李国桢也。所得大将,则纨绔支离之王朴、倪宠。所得言官,则贪横无赖之史范、陈启新也。凡此皆排众议,简自中旨,效可验。”①曰广如此骂这些导致明亡的朝廷败类、斥责崇祯帝的昏庸,意在训弘光帝勿重蹈覆辙,并骂给马士英、阮大钺、刘孔昭、刘泽清一伙听的。

象他这样烈言词,在明末恐是少见的。

姜曰广疏内浩然之气不可侵,国之心不可泯,弘光帝没有接受他的辞①计六奇:《明季南略》(1670),卷十二上,姜曰广传,第392—393 页(中华书局,1984)

(14 / 42)
宋应星评传

宋应星评传

作者:潘吉星 类型:恐怖小说 完结: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详情
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